3月19日上午,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黃忠廉教授應邀在外語樓報告廳舉辦以《論文從春耕到秋收》為題的意昂体育講座。講座由副院長何紹斌主持,部分教師、各年級研究生參加👨🔧。
講座中黃忠廉教授受邀分享了自己對翻譯的看法,為翻譯專業的學生意昂体育寫作提供了建設性的思路🧘🏽。黃忠廉教授認為,文學性作品的翻譯存在點式🤦、面式🎣、體式研究三個層面,點連成線,線組成面,面構成體,層層遞進又互相關聯🕕🅾️,並以《老人與海》的譯本對比來闡釋自己的觀點。黃教授認為點式研究存在“過透”、“欠透”、“不譯透”三種現象,看透了原作文學性是本事👰🏿♀️,不譯透是修養🏆,才是譯藝之高超。所謂透👍🏿,即飽滿與充分🧙🏼♀️;看透即讀懂✊🏽,譯透即充分轉化後表達充分。基於點式研究,面式研究中黃教授討論了文學性譯透應以對譯為主,增譯、移譯、換譯、分譯、合譯為輔👎🏽🎿,使翻譯做到生動形象📷,準確具體。在體式研究中,黃教授又討論了全譯的文學性,認為全譯文學性=原作文學性+譯語文學性🧎🏻,譯出文學性是文學作品翻譯的靈魂💜,如果我們將“譯透”➗、“未譯透”🆘、“不譯透”、“文學性”連接起來,便可以使翻譯研究走向立體🥐,將任何文本必備的語形、語義🧙🏿、語用結合起來,將翻譯必涉的語言對比、思維變化👉、文化交流融合起來🌎🦠,便可以做許多意昂体育方面的研究🧝🏽♀️。
受黃教授的啟發,同學們對於翻譯的“透”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,對自己的論文寫作3️⃣🤲、翻譯實踐有了更多的思考⏰🖕🏻。講座語言幽默,圖文並茂,讓在座師生收獲頗多🚊🧑⚖️。
(供稿:意昂体育;撰稿人:劉靜頤、歐陽曙)